2020年12月10日晚至11日晨,yl8cc永利官网师生在成都市防控办和学校的统一部署下,全员有序进行核酸检测。这难忘的一晚,看到四面八方前来支援的医护人员以落叶为被、寒衣为枕,坚守岗位、彻夜奋战,师生们深受感动。这难忘的一晚,yl8cc永利官网的师生也以自己的努力,聚集真情、文化助力,把抗击疫情的点点滴滴,写在诗词里、谱在乐曲上、录在视频中。正如师生们所说,“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,更是一幕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!”
学工组的不眠之夜:永远冲在前线的几个年轻人
![](/__local/1/F7/E1/2A449C3E5A7FB9718E3A1917F22_94757ABE_20F79.jpg)
人文学工(从左到右):郭立昌、王晓妍、刘晗悦、刘爽、卢琴、李盛兰、林茂
接到核酸检测组织工作,学生工作组迅速行动,成为寒夜里那些“最可爱的人”。
党委副书记郭立昌带领辅导员们通宵组织学生参加核酸检测,在工作告一段落后,他安排辅导员老师们回家休息,却独自一人返回办公室继续工作,直到中午还在加班加点组织统计参检情况。研究生辅导员王晓妍接到工作通知后,即刻驱车24公里返回学校,没有耽搁一分钟就投入战斗。其他几位辅导员,有的老师家中有双胞胎嗷嗷待哺,有的老师头天晚上修改答辩稿到凌晨,然而,接到工作后没有一个迟疑,没有一个抱怨,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犀浦的寒风之中。
诗,喷薄而出:献给最美逆行者
在交大师生的朋友圈里,在永利官网地址官方微博里,在华西医院“大V”、党委宣传统战部廖志林部长的微博里,流传着这样两首即兴创作的“献给最美逆行者”的诗:
学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、中文系党员教师沈如泉副教授写道:“霜天晓角 毒来突兀。誓把它消灭。最美逆行医者,一声令、通宵察。无月。风凛冽。恨梅香未发。不见白衣成阵,战厉疫、还如雪?”
学院工会主席、交大九三学社基础支社副主委、中文系副教授付品晶写道:“身影 你逆行的身影/饱涵着力量/那里藏着一只雄鹰/和满眼的责任与担当/你认真的身影/闪耀着光芒/每一个被检测者/被你照亮/你疲倦的身影/流淌着希望/在星辰深处/月亮湾头/潜伏着/奔腾的江河/孕育着/繁华街市的/欢唱”
![](/__local/9/B7/E8/5B3FD00B1149B452A8D6A6718F0_7728D26A_B7D3.png)
![](/__local/F/60/9B/DF8B58E4CF929775A51BEE23819_B459F0D9_22B8A.jpg)
![](/__local/B/1D/FA/09EEC497BE25602D2EA4BE3133A_21165C64_21393.png)
![](/__local/C/12/59/03D9BEC9342A35D69345B646196_2D5B0504_3BDD8.png)
正像“诗词茶馆”第二课堂推行者、中文系党员教师段莉萍副教授说的那样,“特别的日子需要文学来记录,需要诗歌来记录。”网友也被我们老师的才情所打动,他们说:“很好的诗句,没想到西交人文也是藏龙卧虎!”
什么是课程思政?这就是!
就在核酸检测完成的这个上午,国内十大最具影响力主流媒体新闻客户端“封面新闻”APP连发两条视频新闻:“连夜做完核酸检测后西南交大学生录制视频为成都加油”“直击西南交大通宵完成核酸检测学生有序排队秩序井然”。在“封面新闻”官方微博的推送中,第一条视频阅读量持续攀升,不到3小时就突破了140万。
这2部视频作品来自yl8cc永利官网2019级传播专业的本科生(王茂轩、胡诚昊、陈才广、林子童、秦梦恬、胡瑾佳、曹婷等),这也是传播系党员教师朱亚希老师所指导的“融合新闻学”课程作业。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,同学们敏锐地抓住“为成都加油”这一选题,以亲身经历制作视频,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。
![](/__local/4/B6/32/03E2B5B16E067A8FDE3B77CC96D_6E57915C_2C475.png)
![](/__local/E/12/5E/CE71B1E6DB9A3C37DF0BD31412F_39FCCB45_1399C.png)
30秒的短视频里,交大学子的声音铿锵有力:“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,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,交大加油!犀浦加油!成都加油!”一个学期的学习,一个晚上的拍摄,一个上午的剪辑,师生合作交出了一份课程思政的圆满答卷。
艺术家的心愿:战疫无声,歌声有情
在yl8cc永利官网,还有这样一群艺术家,他们将对医护工作者的满腔深情化作优美的旋律、爱的光芒,他们的歌声在央视、网易等媒体平台传唱——《南山赞》(向仲敏、沈如泉、周海、丁旭阳、徐小波、蒋延伟等创作)、《白衣之歌》(郭立昌、周海、王雨柠等创作)、《共赴国难》(甘霖、周海等创作)、《2020年的春天》(甘霖、刘飞云、丁旭阳、周海、徐小波、蒋延伟等创作)、《爱的光芒》(郭清波、陈文杰、孙轶、王强等创作)、《信念》(汪漾等创作)、《感谢有你》(张帆、杨自力等创作)、《谁最美》(赵大国、杨自力等创作)、《战疫情》(王军等创作)……
![](/__local/B/77/9C/9AD70A6A71966CB50758C009FF0_DAE2D441_557FA.png)
![](/__local/B/55/7F/1AADA829C87A98AE9892685B977_688EB3BC_159CD.png)
他们克服重重困难,在疫情期间采用“云合作”形式录制合声,甚至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,自掏腰包到录音棚录制作品。这一切,就是“为了歌颂伟大的祖国、伟大的党,歌唱为了抗疫辛勤付出的人们!”
班导师的心意:“一块红薯,温暖了我一个晚上”
在这个不寻常的夜晚,2019级汉语言3班的同学们收到了几大袋特别的礼物:热腾腾的煮红薯。这是他们的班导师、中文系党员教师魏刚亲自煮好送来的最为朴实的礼物。
![](/__local/6/B0/E5/03F386AFD2FBBB3092061F33F82_ACA7FC6F_4FDF5.png)
![](/__local/C/BD/3B/1DBFCB0D6C9910A95D79A496F3F_ABF6A4AC_DCE66.png)
红薯虽小,心意无价。在同学们看来,他们的班导师不仅能把经典阅读的课堂搬到杜甫草堂,不仅能带领大家办形式新颖的“读书报告晚会”,还为寒风中等待检测的同学送来“夜宵”,既暖和了胃,也温暖了心。
同学们在班级公众号“没秃头我还能学”里这样写道:“红薯固然不是什么稀罕物,却带给我们十足的温暖与感动,因为我们知道,在这样的时候,有人关心着我们的生活,惦记着我们的饮食。”
真情可刷屏:把思政工作做在朋友圈、微信群
从核酸检测的晚上,到第二天阳光煦暖的清晨,yl8cc永利官网的师生一直活跃在朋友圈、微信群。
老师们用温暖的话语抚慰着学生:“请大家不要惊慌,听学校的安排,出去做核酸检测时一定要穿厚点,老师相信大家会一切安好的,我们郫县豆瓣一定会赢!”
本科生2017级广告专业王威同学、研究生2019级传播专业刘芸汐同学等拍下了交大校园里做核酸检测的凌晨……
![](/__local/0/2E/14/C55DEDC57FA30A351E8378647CC_13F7DD92_7C56D.png)
![](/__local/9/9B/AD/BD273CF89B4B7A83EA95BF00516_F365C2EE_299A7.png)
![](/__local/2/5F/70/AABF1CCBF8344B606708B162DC9_2D90A5D9_1FFB0.png)
更多的人文师生在朋友圈、微信群里分享着医护人员的坚守、志愿者的暖心、辅导员的辛劳、学校的有序、组织的有力,以及,这一切汇成的,交大里的真情。
而这一切,如何不是思政?这些温暖的感觉,深深扎根在人文师生、交大师生的心里,比得上任何一堂思政课,比得上任何一场爱国主义教育。
大爱无疆,人文深情。向白衣执甲的医护人员致敬,向这一夜认真有序做核酸检测的师生们致敬。
(图文转发请注明出处)
![](/__local/7/DD/EF/C7431EE8ABCAB5F313780F60A5C_22075052_3251B.png)
![](/__local/5/36/DE/6407FF3F5EB23BE95AF6F4F669B_8D89AE29_2E7E4.png)
![](/__local/6/DA/B6/32B5C0DD7AFCE263DBB6E472210_D6048552_60E8A.png)
![](/__local/F/C5/D0/377B0FF79EB03DECAA1DCE60DCE_24629898_3E89A.png)
![](/__local/4/7D/26/2FEDA3EE2B46A2A886D498ADB3F_34444D73_2D0EF.png)
![](/__local/3/32/8C/01674B560D482BE6AE3ADBA8459_2148AB6F_49808.png)
![](/__local/1/4F/AE/53500CB679D7A0426006AEEFE78_EA3D885B_54925.png)
![](/__local/F/5A/8B/52BCCF648877F17E61AD91ECB01_F8DE34AF_2F05B.png)
![](/__local/B/E4/99/17F3C3D2CE2207BEB26D4BBAF68_CC8650C1_82066.png)